
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原理和安装以及穿管连线详细介绍,固定式探测器采样催化燃烧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分别对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进行现场浓度检测,从类型上分类,固定式有四种类型,如图所示:
根据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气体报警器可分为总线式气体报警器和分线式气体报警器。
分线制气体报警器。主机是前端探测设备开关信号直接接在主机防区上从而触发报警主机报警,而这些开关信号必须通过两条线缆连接气体报警器主机的防区端口,每个有线气体探测器都需要将信号线接到分线主机上。他的结构简单,防区数相对较少也就是说,有多少个气体探测器(防区)就需要多少对线缆。
而总线制报警主机不同,它是把前端探测器先将开关信号接在地址模块(或叫报警模块、防区扩展模块)总线上,当某个防区的探测设备发现有人非法进入时,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由地址模块(或叫报警模块、防区扩展模块)通过数据总线传送给报警主机,实时的将本防范区域的报警信号、警情类型显示到报警主机键盘上,并触发声光报警,使操作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警情,及时调动保安人员进行处理。结构比较复杂,但能容纳的防区数比较多。
这样的话,就不需要一对气体探测器再拉一对信号线到主机了,只要接地址模块就行了,地址模块到主机的距离可以达到1200米,而一对信号总线最多可以接到200多个地址模块(或叫报警模块、防区扩展模块),地址模块又可以接到8个防区。如果你的防区数比较多,防区多,比较复杂的话,还是用总线制的气体报警器主机吧。因为,这样就大大节省了线材和人力等成本,施工非常方便。
总之: 总线气体报警器主机就是利用一4芯线就可以传输多个防区、多个探头的信号;总线就像电线串联一样,把所有探测器串联起来。 分线气体报警器的每个防区必须单独接一根三芯线;分线的就像并联,每一台探测器都要从控制器引出一根线出来连接。
气体报警控制器安装
安装位置:非防爆场合,值班室或经常有人员出入的地方
安装高度:方便操作即可,一般选为距离地面1.6m处
安装方式:
A、请在墙壁上打2个水平距离为200mm、直径为6mm的固定孔;
B、用Φ6塑料胀塞把安装板固定在墙壁上;
C、将控制器背面的安装挂钩悬挂在安装板上。
气体探测器安装
1.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气体容易泄漏、易流动及容易滞留的场所,安装位置应根据被测气体的密度、安装现场气流方向、温度等各种条件来确定。
2.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5米(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置一台探测器。
3.探测器选点应选择阀门、管道接口、出气口或易泄漏附近方圆不得小于1米且不得大于3m的范围内,但不影响其他设备操作。
4.检测甲烷、氢气等比空气轻的可燃或有毒气体时,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且释放源的水平距离宜不应大于4m。
5.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时,推荐探测器安装高度应高出地坪(或楼板面)0.3~0.6m,且与释放源的水平距离宜小于4m。安装过低易造成探测器进水;过高则超出了气体易于积聚的高度。
6. 检测与空气分子量接近且极易与空气混合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时,探测器应安装于距释放源上下1m的高度范围内;有毒气体比空气稍轻时,探测器安装于释放源上方,有毒气体比空气稍重时,探测器安装于释放源下方;探测器距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米且不得大于3m为宜。
一、气体报警控制器的安装规范:
(1)气体报警控制器应外壳接地或电源插头的地线接地。
(2)气体报警控制器的外壳严禁破坏,否则会影响其对静电等的屏蔽效果。
(3)气体报警控制器应安装在仪表室等非防爆场所,需有人检视,以便及时发现报警情况,严禁安装在防爆场所。
(4)气体报警控制器无论何种安装方式,应确保固定牢靠,避免震动、灰尘和水,环境应符合仪器说明书要求。
(5)气体报警控制器应采用相对洁净的电源,避免与大型电机设备使用同路电源。
二、气体探测器的安装注意事项
(1)气体探测器应选择阀门、管道接口、出气口或易泄漏处附近方圆1米的范围内,尽可能靠近,但不要影响其它设备操作,同时尽量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不要超过探测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和湿度范围,要避开外部影响,如溅水、油及造成机械损坏的可能性。
(2)气体探测器安装方式有多种,可采用房顶吊装、墙壁安装或抱管安装,应确保安装牢固可靠,同时应考虑便于探测器的维护、标定。
(3)气体探测器安装时应传感器朝下固定,锁定螺母应完全拧紧,探头盖应完全盖好,用螺钉拧紧,以达到防爆标准。
(4)气体探测器应在断电情况下接线,确定接线正确后通电;应在确定现场无可燃气泄漏情况下,开盖调试探头。
(5)气体探测器应至少每年标定一次,以确保检测精度。探头禁止纯气试验,严禁用打火机薰试,以免探头因过浓度的可燃气熏试而过早失效,且严禁经常性的测试。
气体报警器接线之穿管要求
1.在爆炸危险环境钢管明配线路用绝缘导线的最小截面:1.0mm2(铜芯)。一般情况下,穿管导线截面积应小于管内截面积的40%。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以免破坏镀锌层。
2.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洞。
3.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
4.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宜与强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电与强电线路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5.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识。
6.导线在管内或槽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其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用端子连接,接线端子应把导线压紧,不得松动。
7.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8.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防爆接线盒:
1.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2.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1个弯曲时;
3.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2个弯曲时;
4.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3个弯曲时。
6.系统线路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